德庆龙母祖庙导游词

时间:2022-05-12 09:28
浏览:483
(德庆悦城龙母祖庙)德庆龙母庙悦城龙母祖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并称为“岭南古建筑三瑰宝”。德庆悦城离广州约155公里。龙母祖庙是为拜祭龙母而在墓帝兴建的,据说龙母原姓温,是广西藤县人,生于楚怀王辛未年(290年)农历五月初八子时。

德庆龙母祖庙导游词

德庆龙母庙悦城龙母祖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并称为“岭南古建筑三瑰宝”。德庆悦城离广州约155公里。龙母祖庙是为拜祭龙母而在墓帝兴建的,据说龙母原姓温,是广西藤县人,生于楚怀王辛未年(290年)农历五月初八子时。传说温天瑞夫妇被洪水围困,绝望中只好将女婴放进一个漂过的木盆里。木盆从西江上游漂流而下,被德庆悦城打鱼人梁三拾得,收为养女。这女孩长大后,曾在西江边捡到五颗石卵,放回家里的箩筐中。谁知没几天,石卵破裂,爬出“一斑四青”、“鳞角峥嵘、状如守宫(檐蛇)”的五条动物。喂养了一段日子,小家伙越长越长,食量也越来越大,父女俩实在负担不起,但把它们放回西江。以后,每当女孩到江边洗东西,它们就会浮上来,在周围嬉戏,习以为常。后来村里人渐渐发觉了,并认出那五条竟然是龙,便尊称女孩为“龙母”。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可以认定,龙母其实是秦代生活在西江流域的一个庞大的龙族团支第的积德,为民消灾除祸。直到晚年,龙母还骑着白鹿,为四乡的村民治病。悦城龙母祖庙始建于何年,现在已难考证。但据现存的碑记和庙志所载,早在唐代已有重修了。以清光绪三十年(1905年)顺德东裕堂集资的那次修缮,规模最为宏大。中了两广的能工巧匠,历时七年方告完成。改革开放后,在海内外同胞的支持下,集资数百万,对龙母祖庙再行全面整修,使古老的庙宇焕然一新。牌坊广场现在可以看得很清楚了,龙母祖庙坐落在灵气独钟的形胜宝地。庙后是金鸡岭,南麓有五道山梁蜿蜒而下,向龙母墓及龙母庙所在的珠山聚拢而来,呈“五龙护珠”之势,正所谓“有来龙,有去脉”。庙前左为黄旗山,右为青旗山,隔江相对,形若拱卫。远处亦有一岭横陈,为“贵人捧诰峰”。祖庙前四水汇流----程溪、降水、杨柳水注入西江。三山会聚,四水归源。大江东去,却波澜不兴,越发显得旷远空阔,波光浩淼。我们再看广场中矗立的这座石牌坊,它建于清代,为四柱三间五楼式石牌坊。庑殿顶,用四层斗栱出檐。正面明间檐下斗栱中嵌竖匾,上刻“圣旨”两字----龙母信仰一直处于封建国家的正祀地位。传说秦始王也听闻龙母的圣迹,“曾遣中使赉黄金白璧聘龙母”,欲认作干娘。自唐代(也有说从汉代)开始,历宋、元、明、清,龙母均受到历代皇帝的敕封,从而确立了其信仰的正统性,被纳入封建国家的祀典之中。牌坊全部采用花岗石料榫卯嵌接,额坊及雀替均镂刻浮雕,繁复细腻。整座牌坊挺拔秀丽,与内地石牌坊风格迥异,颇具岭南特色。山门龙母祖庙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由山门、香亭、正殿、前后两厢廊庑、妆楼、东裕堂、西客厅、龙母陵墓、碑亭、观音堂等建筑组成一个严谨的整体。庙中建筑物可谓集广东建筑工艺装饰之大成,充分展示了“三雕三塑”及壁画工艺的高超水平。我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龙庆忠教授来此考察之后,对龙母祖庙巧妙利用自然环境,完整的组群布局,特别是高超精湛的建筑艺术赞不绝口。大家请抬头看,这就是他题写的“古坛仅存”的匾额。山门的石雕工艺随处可见:守门的石狮风采堂皇,月梁上的石狮栩栩如生。石包台上的两根龙柱采用深雕和透雕技法,使整条石柱玲珑轻巧,蟋龙口中宝珠可以滚动,双龙跃跃欲飞。我们再看两边山墙墀头的砖雕,虽然只剩下两方了,但它是以圆雕、浮雕和镂空的多层次雕刻手法,小小的一方青砖竟雕出9个人物!其精湛刀法也实在少见。墀头之上山墙垂脊的陶塑人物是男性的日神和女性的月神。至于石包台上手遮眉梢张望和手扶耳背倾听的是何方神圣?相信各位都猜出来了吧?香亭我们走进前厅,这里又有两尊塑像,一位是龙母的养父梁三公,另一位就是曾与龙母斗法,想占据珠山这块风水宝的江湖术士赖布衣了。绕过精致的木雕屏风,善信们焚香祝祷、上供祈福的香亭就在眼前了。香亭平面方正,绿琉璃瓦重檐歇山顶,下檐角脊端部施吻兽。内外檐柱均为四要,外檐为透雕蟋龙石柱。雀替、花板、额坊等木雕组件,无不精丽活泼。香亭两边廊庑墙上,绘满了以古诗意境和历史典故为题材的壁画,整座建筑群一共有壁画200多幅。而两廊庑顶部,则尽是陶塑的《封神榜》中或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大殿这就是我们瞻仰龙母威仪的大殿了。大殿重檐歇山顶,绿琉璃瓦,保留了早期建筑特点。正中为龙母圣像,其右是五个龙子的化身----五龙太子像,其左是在佛教中称为“三眼灵光”,在道教中被封为“显佑灵官”或“显佑真君”的华光,他有降妖伏魔的名声。神龛前站的塑像是秦朝的十大名臣。龙母庙最具代表性的木雕就是龙母庙像前的香案了。它共三层,底层为精致花卉,中层为群龙戏水,上层为龙母祝寿图。妆楼妆楼底层奉供的是龙母小时候的众女伴的塑像。这二楼上有梳妆台和龙床,原是龙母的“寝宫”。请各位转过身往外看,前面就是刚才的大殿顶部最为引人的陶塑和灰塑了。正脊的上层,是压脊陶塑,前后合计总长25米,装饰有水浒英雄好汉108交;基座,是灰塑,装饰有人们喜闻乐见的神龙、醒狮与花鸟鱼虫。此外,妆楼、香亭、西客厅、墓园门头和东裕堂的压脊上都有陶塑或灰塑。我们知道,压脊上的陶塑和灰塑,是建筑物地位、权贵的象征。龙母祖庙的压脊竟装饰有陶脊13条,长131.77米;灰塑12条,长114.22米。又多采用耀眼的黄、绿、宝蓝、褐白五色,这恐怕在广东是少有的。龙母墓各位游客,这就是安卧着让人们千古凭吊的龙母娘娘的陵墓了。西江人称拜龙母为“探阿嬷”(探望奶奶)。龙母信仰说明,岭南人不是什么“南蛮子”,也是正宗的龙的传人。让我们在这里也探探阿嬷吧。碑亭碑亭从形制上看为清以前遗构。八角重檐攒尖盔顶,上檐垂脊置两条琉璃金龙,下檐垂脊各置一条金龙。宝顶为仰莲座托金葫芦。斗栱比例雄大,有宋代风格。亭内有明朝洪武九年的制诰石碑一座,据说还是块上乘的端砚石材哩。碑上记载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敕封龙母的这道“圣旨”的全部内容,故碑亭又名“恩荫亭”。牌坊广场各位游客,我们在龙母祖庙内已走了一圈了,大家都惊叹其装饰艺术的卓绝超凡吧,其实它在基础建筑方面还有着防洪、防虫和防雷的巧妙设计呢、、、大家知道吗?千百年来,岭南人渐渐形成了到龙母祖庙朝觐的轨仪。诞期分“润诞”和“诞辰”。“润诞”以农历八月十五为正日;“诞辰”以农历五月初八为正日。从初一到初十都属诞期。诞辰期间,海内外组织的“贺诞团”多得难以统计,人数常在二三十万以上,尚呈逐年递增之势。大家想过没有,人们为什么来拜龙母?香客朝拜龙母,与中国人源远流长的龙的崇拜有关。在我国的神话传话中,伏羲、女娲是人类的祖先,他们的形象是“人首龙身”。《史记、天官书》说:“轩辕,黄龙体”。《诗含神雾》说:炎帝“龙首,颜似龙也。”我们自称是炎黄子孙,自然是龙种,是“龙的传人”了。所以,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国是龙的国度,“龙”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已渗入百姓的生活和意识之中。海外,香客对龙母的虔诚,不仅反映出人们的世俗憧憬和愿望,更流露出那种怀念祖国、脊恋故土的寻根认同的情结。这,就是我们民族为什么较别的民族具有更大凝聚力的缘故了。在开放改革,中华世龙腾飞的今天,寻认和朝拜龙的母亲,不是蕴含着一层更深的意义么!

标签阅读:

登 录

登录即代表您同意《用户协议》《隐私协议》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隐私协议》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