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中文简介

时间:2022-04-15 04:58
浏览:407
(丽江)丽江地处金沙江上游,历史悠久,风光秀美,自然环境雄伟,是古代羌人的后裔、纳西族的故乡。丽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这里地处滇、川、藏交通要道,古时候频繁的商旅活动,促

丽江中文简介

  丽江地处金沙江上游,历史悠久,风光秀美,自然环境雄伟,是古代羌人的后裔、纳西族的故乡。丽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这里地处滇、川、藏交通要道,古时候频繁的商旅活动,促使当地人丁兴旺,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一般认为丽江建城始于宋末元初。公元1253年,忽必烈(元世祖)南徵大理国时,就曾驻军于此。由此开始,直至清初的近五百年里,丽江地区皆为中央王朝管辖下的纳西族木氏先祖及木氏土司(1382年设立)世袭统治。其间,曾遍游云南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1587--1641),在《滇游日记》中描述当时丽江城“民房群落,瓦屋栉比”,明末古城居民达千余户,可见城镇营建已颇具规模。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由白沙古镇、束河古镇、大研古镇三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共同组成,其主体部分是大研古镇。
  大研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子中部,面积约3.8平方公里,海拔2416米,始建于南宋末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大研古城近千年来一直是滇西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重镇,是元代的路宣抚司、明代的丽江军民府、清代的丽江府的驻地。纳西语称“巩本芝”,意为仓库集镇,由此可知丽江古城是以经济交住为主发展起来的,南宋末年,丽江木氏先祖们将其统治中心从白沙移至狮子山东的“木叶场”营造新居,因木先祖属古代纳西族束、叶、梅、何四大支系中“叶”的一支,故将其营建的新居起名叫“大叶场”,明代又称“大叶厢”,清代叫“大研里”,民国时期改为“大研镇”。公元1254年蒙古军设三赕管民官,公元1277年改为丽江路通安州,公元1382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归顺明朝,明在此设立丽江军民府,被朱元璋赐姓为木,并封为世袭知府,木先祖在狮子山兴建丽江军民府衙署。此后,古城贸易集市和街道不断扩大,并具相当规模,当时的古城已成为滇西北高原的重镇。
  大研古城与中国大多数古代城池不同,不筑城墙。据说,丽江当时的统治者姓木,他认为,若筑城墙,木字加框便成了“困”字,所以忌讳围墙。大研古城以其独特的风格,为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它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丽江古城的总体格局,北以玉龙雪山为依托,南以文笔山为屏障,是一个以纳西族为主要居民居住的古老城镇,以道教的八卦图形成以四方街为文艺及商贸中心,以新华街、新义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五条主街道为脉络,向四周延伸形成许多条小巷。勤劳朴实的纳西人居住在“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一至二层的土木结构房屋中,“被星戴月”的纳西族妇女一年忙得只有在大年初一睡一天的懒觉。房屋建筑融合了中原文化和邻族的精华,而形成纳西族的建筑风格,体现了纳西族的布局、汉族的砖瓦、藏族的绘画、白族的雕刻四个民族的特点,被誉为“民居的博物馆”。在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过程中,能够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生灵装饰在古朴的六合门、窗上,使之有了鲜活的生命,纳西语称“四季博古”,汉语为“福包四季”之意。
  古城倚玉龙雪山雪水、黑龙潭潺潺清泉而建,依山傍势,环绕古城的三大水系从玉龙桥穿街过巷,入院穿墙,流布全城,形成“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江南景色,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的姑苏”,既有山城之容,又有水城之貌。水是古城的灵魂,建筑就是古城肌肤,而密布古城大大小小的354座古石桥、木石桥,又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从而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灿烂的文化被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批受全人类共同承担保护责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古城还有纳西人滴滴汗水渗透的五彩石路,它向世人述说着这座茶马古道上重镇驿站的漫长历史。
  丽江纳西人历来重教尚文,许多人擅长诗琴书画。在古城多彩的节庆活动中,除了通宵达旦的民族歌舞和乡土戏曲,业余演奏的“纳西古乐”最为着名。其中,《白沙细乐》为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套曲,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另一部丽江《洞经音乐》则源自古老的道教音乐,它保留着许多早已失传的中原辞曲音韵。丽江纳西古乐曾应邀赴欧洲多国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誉。由于乐队成员多是来自民间年逾古稀的老人,因此又有“纳西寿星乐团”的美誉。
  古城里还有以宣科先生为首的古老乐队,那古老洞经音乐的传承融合了纳西音乐的结晶。古老的乐曲、古老的乐队,使你在欣赏中产生一种梦入天国的幻想。
  古曲《白沙细乐》是纳西先民以民间古典故事为主题材、《龙女树》乐章为主的乐舞,它是源于纳西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舞。纳西族《白沙细乐》是玉龙雪山赋予的灵性,是东巴文化培植的慧根。它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是纳西人在生产、生活中与自然界产生的亲切呐喊,被誉为“音乐活化石”。如今建立《白沙细乐》传承研究基地,并成立纳西古乐院,集聚了以《白沙细乐》第八代传人为首的丽江所有乐师把它完整地展现给人们,它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增添了亮丽的民族之花,它给你——远方来的尊贵客人,在夜游古城时带走对纳西人的又一依恋。
  闻名于世的丽江壁画,分布在古城及周围15座寺庙内,这些明清壁画,具有多种宗教及各教派内容融合并存的突出特点。遗存于丽江白沙村大宝积宫的大型壁画《无量寿如来会》,把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道教的百尊神佛像绘在一起,反映了纳西族宗教文化的特点。
  丽江一带迄今流传着一种图画象形文字“东巴文”。这种纳西族先民用来记录东巴教经文的独特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图画象形文。如今分别收藏在中国以及欧美一些国家图书馆、博物馆中的20000多卷东巴经古籍,记录着纳西族千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其中称作《磋模》的东巴舞谱,包括数十种古乐舞的舞蹈艺术中,是极为罕见的珍贵文献。被誉为古代纳西族“百科全书”的东巴经,对研究纳西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以上这些被誉为稀世三宝,这些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在这古老的名城中深深融合于这古老的民族和这方水土中。所以中国丽江古城不仅属于丽江人、中国人,而且它属于全世界人民。

标签阅读:

登 录

登录即代表您同意《用户协议》《隐私协议》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隐私协议》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