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机器人适用于疫情期间?

时间:2022-06-15 17:48
浏览:361
(疫情ai机器人)一维弦科技的MoRo S 防疫巡检机器人,它主要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定制开发,适用于疫情高发场所,无接触人体温度检测、人员佩戴口罩检测和消毒液喷洒。我比较了解一维弦科技的MoRo S 防疫巡检机器人,它主要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定制开发,适用于疫

有哪些机器人适用于疫情期间?

一维弦科技的MoRo S 防疫巡检机器人,它主要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定制开发,适用于疫情高发场所,无接触人体温度检测、人员佩戴口罩检测和消毒液喷洒。

我比较了解一维弦科技的MoRo S 防疫巡检机器人,它主要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定制开发,适用于疫情高发场所,无接触人体温度检测、人员佩戴口罩检测和消毒液喷洒。

疫情,自动驾驶技术提速的新爆点?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国人的心,每个人也都在用自己方式与狡猾的病毒作斗争。

战斗中的无人车

在抗疫期间,不少领域都出动了一些无人设备来作为辅助工作和生活的工具,比如说,巡警用无人机监督路人戴口罩、医院机器人为病人送饭、无人车送快递、遥控玩具车出去买菜……

百度Apollo也在近日免费开放了低俗微型车套件及自动驾驶云服务,并对研发过程中的软件、服务、硬件、落地提供资金支持。

自疫情爆发之后,百度Apollo派出技术人员赶往前线到各医院确诊病人隔离区部署无人驾驶消毒机器人,以减少医护人员进出隔离区的次数,保障医护人员的健康;Apollo生态合作伙伴新石器及智行者科技分别开发的无人物流车与无人清洁消毒车,也已经抵达武汉、北京的隔离点,用于隔离区内的独立清洁消毒及送餐服务。

机器人的协助工作有效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将疫情传播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同时,无人设备在疫情期间的应用也让人们重新审视了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是否能在公共卫生防控、城市应急等领域做些什么呢?

长城汽车新能源产品规划总监余果在接受汽车头条APP采访时表示,“无人驾驶技术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解决在没有人类参与的环境下如何完成任务,大到宇宙航空,小到个人护理,都是这些技术发展重要领域,这次疫情也一样。只不过在疫情爆发之前,国泰民安,媒体和市场的关注点更多是在交通驾驶领域。”

余果还表示,“其实近几年研发一直都有在做,只是经过这次疫情,加大了对公共卫生防控、城市应急等特殊应用场景的关注,关注度的提升也会促进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同时,疫情也一定会加快自动驾驶、机器人、AI等技术的接受度,并会加快这类技术在民用度上的发展。”

确实如此,一直以来自动驾驶技术都是车企的重要研发项目之一,尤其是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在这方面更是想要捷足先登。

襁褓中的自动驾驶

根据各造车新势力此前发布的信息,目前大部分已经具备L2级自动驾驶的能力,而像小鹏、零跑等已经具备了L2.5能力,在2020年将升级至L3,拜腾也已经具备了L3高度自动驾驶能力,蔚来也表示将在2020年发布具备L4自动驾驶能力的车型。

国内传统车企显得略慢半拍,但更多的关注技术的量产层面。一汽与百度Apollo合作的L4自动驾驶车型在2019年进行了小批量生产,并表示将在2020年全面量产;广汽曾计划将于2020年初量产L3级自动驾驶车,成为国内第一家真正推出自动驾驶车辆的车企;北汽、长城、长安、奇瑞等车企计划在2020年实现L3自动驾驶车型的量产,吉利表示将在2020年发布L3级(GPILOT3.0)平台。

尽管车企不遗余力的研发,但是实际上目前落地的项目依旧很少,大多数项目都处在测试、试运营阶段。

东风汽车在2018年4月便获得了L3自动驾驶的路试牌照,在2019年9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正式揭牌后,东风公司获得了6张测试牌照,其中包括3辆干线物流车、1辆支线物流车、1辆环卫车以及1辆RoboTaxi轿车。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在2019年多次驾乘自动驾驶车辆。除了个人出行业务外,东风公司在公共小巴、无人救援车、无人售货车、无人丰巢等公共出行上的自动驾驶业务逐步进入测试。

成立于2017年的文远知行是发展速度较快的一家出行公司,目前已经进入了试运营阶段。2月14日,文远知行WeRide携旗下合资公司文远粤行发布了中国首份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试运营报告。

报告称,文远粤行试运营首月,即2019年12月01日至31日,该Robo-Taxi共完成了8,396次出行服务,占总订单需求的62%,零安全事故,共服务4,683名用户,有94%的乘客给予了最高的五星级评价。Robo-Taxi仅在电子围栏范围内提供服务,未有高速、机场等长距离订单,并且车内配有安全员进行监督。

文远知行创始人兼CEO韩旭曾强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足够的技术和信心把安全员从车上拿掉,这才是量产的标志。”他还表示,在2020年,文远知行将在部分区域逐步拿掉安全员,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Robo-Taxi。

Robo-Taxi是很多车企的努力目标,本田在2017年发布的本田NeuV概念车便搭载该功能,本田表示将通过自动驾驶技术和AI来探索扩大移动工具的可能性,在车主不用车并授权的情况下,车辆可进行自动驾驶移动、拼车,成为一辆可以赚钱养家的汽车。

无独有偶,特斯拉也重新定义了“出行单元”,车辆在闲置时,自己开出去当优步,成为帮车主赚钱的交通工具,本质上与Robo-taxi类似。在特斯拉“自动驾驶投资者日”上,特斯拉CEO马斯克也曾经很明确的提出希望在2020年之前,能够获得监管机构对其全自动驾驶汽车的批准,并推出100万辆机器人出租车。

然而目前来看,这一切都还未实现。

对于自动驾驶的落地速度为何如此缓慢,余果以长城汽车为例对此进行了解释:“长城汽车一直没有停止对基础技术、应用场景的研究,包括从欧拉到WEY,都具备了自动驾驶功能。但是自动驾驶要落到实际使用,就不单单是简单的技术问题,会涉及到基础建设,事故认定的法规制定等多方面问题。所以在短期内,可以在一些有限制的条件下,一个区域或者一段距离内,实现L4的自动驾驶,但是全面上路,应该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拓展中的应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爆发之前,对于此类突发事件,并不是没有车企做过相对应的医疗应急场景。

其中,最令人感动的便是2017年奥迪的一个广告片。片中,一位独自在家的孕妇突然要分娩,她的奥迪AI智能汽车通过孕妇的穿戴设备感受到她身体的变化,自动出现在她家门口,并在赶往医院的途中通知家人、联系医院的医生,随后播放舒缓音乐使孕妇放松,直到到达医院与家人、医生会面。

通过此次突发的疫情情况来看,在自动驾驶方面做技术储备的车企越来越多,但目前来看,能真正立即投入使用的更多是一些物流无人车。

在汽车头条APP采访的几家乘用车车企和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都纷纷表示,乘用车的无人驾驶在此次疫情面前所做空间还是十分有限的,关于未来相关的应对方案目前还在讨论中。

近日,德国莱茵TV集团向华为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颁发了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认证证书,这意味着“不造车,只做汽车供应商”的华为在研发中有了新的突破,华为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在安全性方面已经获得了汽车行业认可。

华为是国内技术流的代表,尽管有宝马、戴姆勒、奥迪等巨头合作伙伴,但不得不提的是,在自动驾驶领域,我国在部分关键技术上依然受限于国外厂商。

我国本土的供应商在传感器如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芯片等方面起步较晚,技术积累相对少,同时在针对后期需要的嵌入式HPC、AI的基础框架、系统功能安全等也没有明显优势,因此想要构建完整生态链还将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疫情的突然爆发也让我们看到了距离想象中无人驾驶的到来还有一定的距离,不过,此次疫情也带给我们对自动驾驶未来更多的场景的探索,无人驾驶不单单是为私家车提供方便,也有着其他大有可为的领域。同时,无人驾驶也需要更快的研发速度和足够的测试,来从容的应对进入人们生活中的各种突发场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登 录

登录即代表您同意《用户协议》《隐私协议》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隐私协议》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