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研学旅行到底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时间:2022-08-17 14:35
浏览:398
(调研双减政策目的和意义)研学,就是让学生走出校外,走进自然,感受更丰富多彩的世界,学会知识,接受思想的洗礼,直接地接触现实生活。保护母亲河,我们喊得很响亮,可是在学生眼中,大概就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我们就组织学生到香山宫。学生瞻仰了莆田历代水利功臣石像,油然而生崇敬

所谓的研学旅行到底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研学,就是让学生走出校外,走进自然,感受更丰富多彩的世界,学会知识,接受思想的洗礼,直接地接触现实生活。

保护母亲河,我们喊得很响亮,可是在学生眼中,大概就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我们就组织学生到香山宫。学生瞻仰了莆田历代水利功臣石像,油然而生崇敬之情。特别是听了莆田第一任县长原鲁山的事迹后,大家更是为他的公仆情怀深深折服。这就是实践的魅力。

学生自主的想知道钱四娘修建木兰陂的故事。人家一说,说她如何携金筑陂,说她如何投水自尽,说她如何埋身香山,学生们一下子就被她的大爱精神所感动。

学生还自己去查看历史遗迹,了解相关故事。在他们眼里,治理母亲河真真实实的不容易,多少人,多少物,多少心,都凝聚在那。

这样,研学活动不尽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还熏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这是课堂上很难学到的。

当然,研学之前,应该明确研学目的,选择合适的研学地点,以便达到研学的效果。

你会组织学生研学吗?有什么故事也来分享一下。

研学旅行是典型的研究性学习,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一种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形式。作为一种新的创新形式,它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它的涉及面很广,包括学校,家长,孩子,其他社会人员等。研学的创新形式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社会分工的人对研学的关注点也是不一样的。研学旅行的意义有以下三点

1、激发学习兴趣。研学的主体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只有激发一个人内在深层次的动力才会使一个人对一件事感兴趣,才会去慢慢的接触研究它。就学生而言,很多时候传统教育是根据教学大纲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属于被动学习,孩子的兴趣不大。那研学旅行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呢?首先是在环境上,研学将课堂搬到了大自然、博物馆等更有趣味性、更有意义的地方,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精心准备的环境中,进行视觉、听觉、感觉的充分体验激发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其次实在活动形式上,开展活动的不再是传统课堂里的老师,而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研学旅行辅导师(国家暂未正式定义该职业)精心设计和组织活动。如何让孩子们耳目一新充满兴趣地自主学习更多的知识?学习目标如何达成?教学反馈是否令人满意等问题都对研学辅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研”和“行”的统一。从目前的研学市场来看, 很多夏令营、旅行社、网络平台等纷纷开展所谓的研学项目,其组织者和实施者都并非接受过专业教育技能训练。那么,如果组织者和实施者对研学还没有深刻认识和缺乏经验的时候“游中少学”和“以游代学”等情况就比较常见了。有些甚至办成了周游各地,走马观花,与成人观光团相比,只不过同行的伙伴、语言和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深层认知收获颇为有限。研学的核心内涵是促进“研行合一“。在研究学习中行走,在行走中学习合作、求真、修身……这需要设计者问需于学生,与校长、老师、家长达成教育共识,制订贴近学生、满足学生需求的研学教育方案,让学生在开放性的集体活动中开阔眼界、拓展思维,获得生存、做事、为人的能力,获得个人丰富的体验感受,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探究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给其他角色的启发。很多时候我们在一生中可能扮演多种角色。有的时候,你在是一个父母的同时还是学生,是公民;有的时候,你在是一个员工的同时还是子女,是游客。虽然研学的主体是中小学生,但也包含其他的一些社会角色。现在的中小学生未来也会成为父母,也会走入工作岗位,那么他们在研学旅行中学到的各种品质对他们未来的工作、生活或者更多要扮演的其他角色有没有实质意义的帮助呢?换言之,现在的成年人也是可以从在对于孩子的研学旅行中学习到很多。当然,每一种教育都存在其优势和劣势,所以,我们才要更多的取长补短,把更多的教育形式进行融合,但是,基于对于教育结果的要求来看,我们还是要更加专注的研究,千万不能因为追求商业价值而抹杀了其原本的意义。

标签阅读:

登 录

登录即代表您同意《用户协议》《隐私协议》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隐私协议》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