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减少学生负担和校外培训对学校老师和学生意味着什么?

时间:2022-05-29 10:07
浏览:435
(双减政策简单说明)先要了解一下“双减政策”究竟是什么。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这被称

“双减”减少学生负担和校外培训对学校老师和学生意味着什么?

先要了解一下“双减政策”究竟是什么。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这被称作“双减”政策。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是从国家层面来规范的,发文层级之高,世所罕见,说明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之重,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到了不得不从国家层面来规范的地步了。

“双减政策”出台之后,教育部和各省市都相继出台细则。北京、陕西、甘肃等省市规定,学科类培训机构暑期不再开课;广西则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贵州、陕西、内蒙等省市自治区则开展严格的校外培训整治,上海直接严禁培训机构电话和短信轰炸。

可以说,这次的“双减政策”,国家是动了真格的。

那么,“双减”减少学生负担和校外培训对学校老师和学生意味着什么呢?

对于校外培训机构而言,这是一次彻底的洗牌。可以说,将有大量的校外培训机构倒闭,也将会有大量的校外培训机构教师失业。目前,我所在的区域已经有知名培训机构破产清算。

自然,校外培训机构倒闭或破产,大量的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就将会失业。

其实,现在的校外学科培训,已经背离初衷。本来,设置校外培训机构的目的是为了“辅差”,也就是让一部分学业成绩不能达到合格水平的学生,通过校外培训,可以达到合格,并顺利毕业。但这些年来,校外培训早已成了“辅优”。

校外培训的“辅优”,逐渐产生三个恶果:

一是“内卷”,即学生之间、学生家长之间,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你补我补大家补,最后结果是选拔平台越来越高,从近年来考试的试题就可以看出,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可以说,在这一场辅优的大战中,除了培训机构,其他所有利益攸关方,都是受害者。

二是扼杀学生。人的潜力当然应该挖掘,但过度的挖掘,成体系的挖掘,就是对学生的扼杀。可以说,现在的学生,就像平头哥一样,基本上“要么在补课,要么在补课的路上”——成人都需要周末来调整,学生却没有周末,这是什么道理?

还有扼杀学生的健康。长时间的伏案学习,现在的近视率越来越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不客气地说,我们培养了大量的废人!

另外,这种超负荷的学习、补课,还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任何事情,一旦超过负荷,就会成为负担——负担,怎么可能有兴趣?

三是掏空家长的腰包。在城市里面,家长用于校外培训的资金,占据了家庭开支中的大部分(我没有调查数据,但以我了解的个人为例,占据家庭开支的三分之一,应该是普遍现象)。

所以,这次“双减政策”,对于家庭和学生而言,都是一个好消息。当然,前提是政策能够彻底执行,以免成为个别人的福利——有钱有资源的人,继续享受培优带来的优势;没钱没资源的人,连仅有的机会也没有了。

最后,“双减政策”对于学校的老师而言,特别是一些家庭经济条件整体较好的学校而言,也会是一个挑战。我们知道,不少的名校,其教学质量高,一部分功劳来自于校外培训机构。现在,没有了校外培训,作业量也减少了,这个优势就荡然无存了。

当然,培训少了,作业也要求变少,作为学校的老师,就要在“精”字上下功夫,要避免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要针对学生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才能在作业减少、校外培训减少的前提下,确保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但个人以为,这次“双减政策”最终的效果,还有待观察,毕竟,全球最大的考试,客观地摆在那里,市场的需求,客观地摆在那里,有么有人铤而走险?有多少人会铤而走险?

所以,我在很早之前就撰文谈论这个问题:考试制度(人才选拔制度)不进行根本性转变,再严厉的减负措施,最终都会事与愿违。

教育的利益格局将会发生变化!

登 录

登录即代表您同意《用户协议》《隐私协议》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隐私协议》

忘记密码